合肥做网站,选择疯狗科技,专业、敬业的合肥网络公司
首页 > 互联网动态 > 详情

支付宝推出境外版APP支付宝HK

2017-05-24 17:15:23   来源:36KR   浏览:  次
36氪曾经报道,去年8月,香港金融管理局发布第三方支付牌照,支付宝和微信就获得第一批牌照,可以为当地用户提供数字金融服务。

支付宝推出境外版APP支付宝HK

5月24日,支付宝宣布推出香港版电子钱包——支付宝HK,正式为香港居民提供无现金服务。以前,香港人只能用支付宝在淘宝买买买,不能像大陆用户一样,走到哪儿都掏出手机,扫码付钱,但有了这个支付宝HK这个独立App之后,香港用户也将能用支付宝扫码付款、找优惠、缴水电煤等。

36氪曾经报道,去年8月,香港金融管理局发布第三方支付牌照,支付宝和微信就获得第一批牌照,可以为当地用户提供数字金融服务。第一批发放的支付牌照仅有5个,获得牌照的机构包括支付宝钱包、微信支付、TNG (Asia)、HKT Payment和八达通卡。经过大半年的准备,香港版支付宝上线。

目前,随着香港人或者大陆人来回两地工作或者生活,已经成了比较普遍的事,尤其是在深圳,更是有不少香港居民家在深圳,工作在香港,他们可以通过绑定自己在大陆的银行卡,使用大陆版支付宝App。但是,对于大部分香港居民来说,由于没有大陆银行卡,他们在香港的时候就没办法扫码支付。

不过其实支付宝早在2007年开始进入香港市场,淘宝在香港和台湾,也都已经有很多人在用了,他们只有在淘宝上购物时,才能用支付宝付款。

支付宝推出境外版APP支付宝HK

支付宝推出境外版APP支付宝HK,港人直接扫码付款、缴水电费

港版支付宝上线后,所有香港居民都可以通过绑定香港当地银行信用卡或余额充值使用支付宝,直接用港币付款,使用更加方便。

功能上,港版支付宝提供了扫码付、商家优惠和集印花三大服务。其中,扫码付与内地的使用体验完全一样,只要打开付款码,让商户扫一下即可完成付款。

目前,包括周大福、百佳、屈臣氏、丰泽电器、莎莎、卓悅、佐丹奴、美心西饼、海洋公園等,已有超过2000个香港知名商户门店接入了港版支付宝的扫码付,范围涵盖百货、便利店、超市、酒店和主题乐园等场景。年底前,所有能接受大陆版支付宝的商户都能同时接受港版支付宝,整体商户数也将进一步明显增加,预计明年,支付宝就会遍布香港大街小巷。

商家优惠方面则引入了香港的“大众点评”OpenRice服务,让用户可以在港版支付宝内一买购买餐饮优惠。

支付宝表示,除了上述基础功能外,未来,港版支付宝将陆续开通充话费、水电煤缴费、转账、打车、保险等功能,让香港人的“无现金”生活与内地接轨。

据CNBC报道,蚂蚁金服目前的用户已经超过了4.5亿。目前,蚂蚁也在扩展海外市场。蚂蚁在海外,尤其是在东南亚买买买的动作,我们已经不陌生了。它的足迹已经逐渐遍布亚洲许多国家,不过对比蚂蚁之前出海的动作,会发现其与出海企业的合作方式也越来越深入。

一开始,蚂蚁主要用的还是投资或者战略合作的方式。今年4月,蚂蚁金服与东南亚电商网站Lazada旗下在线支付平台helloPay合并,helloPay在其运营的每个国家将以Alipay的名义推出,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和菲律宾。这意味着,蚂蚁金服不再是一个在背后的爸爸或者技术支持方的角色,而是将自身品牌直接扩展到当地。

至于这次在香港,支付宝更是首次发布了境外版独立App,做出了本地化的动作,瞄准香港当地用户,还打算深耕其生活服务,可见支付宝对香港市场的重视。

此前,通过技术、经验输出,蚂蚁金服已分别在印度、泰国、韩国、菲律宾,与合作伙伴发展了当地的电子钱包,并且服务超过2亿的境外用户。随着香港版支付宝的发布,蚂蚁金服在境外服务的国家和地区将增加到6个。蚂蚁金服国际事业部总裁费根曾说,希望10年内为20亿全球用户提供无现金服务。

跟支付宝相爱相杀的微信,也已经进军香港,今年5月,微信发布了《“五一”无现金出境报告》,跟去年相比,中国香港跃居微信跨境支付笔数最高的旅游目的地,韩国丢掉过去排名第一的位置。

这些主要还是大陆居民的跨境支付,微信去年已经推出了本地化的产品。据腾讯方面表示,自2016年春节期间,腾讯以香港钱包及WeChat红包将支付业务带到香港;同年8年获得支付拍照后,就开始为香港用户使用港币提供移动支付服务,并开通了转账服务,在香港7-11即可为香港钱包充值。

目前香港钱包已支持绑定中信国际和大新银行等银行账户。今年3月,腾讯在香港为港菲人群推出汇款产品-We Remit,解决在香港菲佣的汇款需求。

看来两家在香港的争夺战,要越发深入了。

原创文章,作者:卢晓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76434.html

相关热词搜索:支付宝推出境外版APP支付宝HK 上一篇:如何有效提高网站运营效率 下一篇:互联网的下半场,哪些玩法会引发行业巨变?